当前位置:大佛指银杏网 » 银杏资讯 » 江苏:泰兴银杏产业陷入困境原因

江苏:泰兴银杏产业陷入困境原因

江苏泰兴是名闻遐迩的“银杏之乡”,古银杏、银杏定植数、银杏产量、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,享有华夏“银杏第一市”美誉。9月份即将迎来银杏的成熟季节,然而记者近期在泰兴采访却发现,曾经显赫一时的银杏产业却成了当地无人问津、视若敝屣的“夕阳产业”。

原因之一:盲目扩种导致供需失衡

“世界银杏看中国,中国银杏看泰兴”。泰兴是名闻遐迩的“银杏之乡”,享有华夏“银杏第一市”美誉,古银杏、银杏定植数、银杏产量、银杏品质均居全国之冠,拥有百年以上银杏树6186株,200年以上的银杏树1251株,500年以上的古银杏121株,千年以上的古银杏12株,定植嫁接银杏树630万株,常年银杏产量1.5万吨,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;“泰兴白果”是“江苏无公害产品”,1999年被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“无公害白果”,享有永久冠名权。“泰兴白果”证明商标是全国唯一的银杏证明商标,已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。

泰兴银杏的头衔显赫,光环耀眼,泰兴银杏产业为何又如此低迷?谈及原因,栾炳群一脸无奈,据他介绍,银杏产业不景气的根本原因还是供求关系。1996年左右是银杏产业的鼎盛期,当地居民看到银杏产业效益高,开始大面积种植银杏苗。几年过去后,大量银杏树开始挂果,产量猛增,而且由于银杏自身的特性,很少有病虫害侵袭,遇到天气等自然灾害,也影响不到白果产量。1996年到2000年,泰兴的银杏果产量每年只有4000吨,如今泰兴年产银杏果已经达到1.5万吨,但市场需求并没有同步增长,供需关系随之逆转。

泰兴在扩大银杏种植面积,浙江、山东、贵州、广东等省的银杏基地也在增加种植面积,产量同样急速增长。不仅国内扩大种植面积,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、韩国、印尼等也在大面积种植银杏,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减少,出口明显萎缩。

“虽然很多人都知道银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,是保健品,但具体有哪些功效并不十分明确。再者,白果本身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它不能多吃,因此需求量难以提升。”泰州市林业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叶军介绍,通常,根据各人的体质不同,一般人一天最多吃10颗,身体体质特殊的人最多也只能吃20颗。也有人的体质不适合食用白果,即使吃两三颗也会中毒。此外,白果的保鲜也很困难。栾炳群介绍,一般情况下,白果需要低温冷藏,温度在0到5度之间,一般家庭大量储藏不方便。

原因之二:深加工能力不足难以消化产量

据栾炳群介绍,90年代中期白果价格很高的时候,白果深加工很少,一般直接供应市场。现在虽然地方政府加大了深加工的鼓励力度,并且出现了不少银杏深加工企业,但由于需要不足,深加工也难以消化产量。在深加工上,银杏自身的特殊性,很多产品受到限制,不适合深加工。比如,白果深加工制油,就是不适合的,本身,白果是含淀粉高的食物,出油率很低。

据介绍,“中国银杏第一镇”的宣堡镇早在1994年就创办了银杏生物制品企业,利用银杏叶提取黄酮。该镇还通过招商,引进浙江私营业主许公平兄弟3人,自带技术与资金创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,生产的黄酮经权威机构检测达到国际标准。企业年收购银杏叶700吨,仅此一项,直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300万元。该公司还与中国林科院合作,利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银杏健心胶囊,目前已销往北京、四川、东北、浙江等地。2008年就可消化银杏叶2500吨。

江苏河海集团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,与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,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,从白果中成功提炼出的被誉为“液体黄金”的银杏油。为了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,他们投资百万元建起了国内首条银杏果油生产线,所产银杏果油市价每公斤卖到3000元。江苏华尔康药业有限公司去年投入近亿元,与中科院合作,研发银杏胶囊,年消耗银杏干果1500多吨。

不过,栾炳群坦言,泰兴虽有银杏加工企业10来家,40多个品种,但大多为作坊式经营,企业规模偏小,带动能力较弱。粗加工产品多,精加工产品少,效益低下,每年消耗本地银杏仅4000吨左右,并不能带动银杏深加工产业的繁荣。

(大佛指银杏网)

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描述。

本文由 ©大佛指银杏网 ,整理发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