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大佛指银杏网 » 银杏资讯 » 浙江:从“卖白果”到“卖文化”

浙江:从“卖白果”到“卖文化”

位于浙皖交界的浙江省长兴县,有个八都岕长廊。每天清晨和傍晚间,3万株古银杏被染得一片金黄,展现一片美好祥和的景象。

正是银杏林最美的时节,长兴第三届古银杏文化旅游节拉开序幕,一辆辆大巴满载客人汇聚于此。

金色长廊藏山野

两山之间,长兴人叫岕(当地人读为ga)。岕内青山排挞,大涧中流,12.5公里长的银杏林成为一道以“原、野、奇”为特色的风景线。

长兴银杏文化源远流长。传说汉光武帝刘秀逃难时,曾在八都岕内烤食银杏充饥。南北朝时陈武帝陈霸先于金陵称帝后,在帝乡长兴下箬寺亲手植一株银杏树。宋时长兴银杏进贡,皇帝钦赐银杏之名。

目前,十里古银杏长廊有100年以上古银杏2700余株,300年以上376株,500年以上11株,1000年以上5株。长兴在全国12大银杏主生产区中,凭借着众多的古银杏数量、悠远的银杏文化,被誉为“世界银杏的故乡”。

“金果”曾经是鸡肋

长兴人管银杏果叫“白果”。上个世纪末,曾有日本客商多次对我国多个银杏主产区的银杏进行比对,发现长兴银杏中的营养成分明显高出其他地方。作为长兴白果生产的“主战场”,八都岕的白果被大量出口到日本等国家。

由于需求量大,白果的价格节节攀升,上世纪90年代初,家家户户都有白果树,少的两三棵,多的七八棵甚至十来棵。那时候,一斤白果收购价是22元,零卖的价格有时达到30元,最多的家庭年收入两三万元。“银杏卖三年,可换屋两间”,这是当时在八都岕一带流传的一句名言。

可是好日子没能维持几年。据当地村民介绍,曾经有江苏和山东的客商来长兴收购白果和树苗,引种到其他地区。现在这批银杏已经大量产果,虽然在口感上不比长兴白果,但是因为价格便宜,还是逐步占领了市场。进入21世纪后,白果的价格一跌再跌,昔日生财的“黄金果”逐渐变成“鸡肋”。

农户陈大伯告诉记者,今年大旱,白果的产量略低于往年,因此价格略高于去年,均价7元左右。

足不出户赚大钱

为了解决老百姓靠白果吃饭,“果衰”民不振的现状,近年来,长兴县政府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农村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,带领百姓转变思路发家致富。

竹竿摆动,银杏树上的白果就像雨点一样应声落地,前来打白果的游客们喜上眉梢。这些天,八都岕的农家乐游客爆满,熙熙攘攘的游客们住农家乐、吃农家菜、敲银杏果。开了五六年农家乐的村民蒋宝强说:“房子是自家建的,菜是自家种的,现在46个床位基本每天都是满的。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赚到”大钱”,真是太好了。”

村民金小芹告诉我们,她家有十几棵银杏树,由于今年农家乐游客增多,与去年相比,白果的销量增加了30%,价格每斤也能高出一两块钱。今年家里卖白果一项进账3万元,再加上农家乐,收入保守估计也要超20万元。

同时,小浦镇向银杏深加工迈出了新的步伐,由以前的单纯种植推广转到种植、加工、研发、销售一条龙服务上,把传统资源转化成产业经济优势,引导农民把银杏产业做大做强。如今小浦镇已有3家银杏再加工企业,分别生产银杏奶茶、银杏罐头、银杏茶等产品。

(大佛指银杏网)

本站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明其描述。

本文由 ©大佛指银杏网 ,整理发布。